中方对美动真格对等反制政策今日生效 美财长忙打圆场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09:00:09 江苏省宿迁智博数码有限公司

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的措施,于今日(10月14日)正式生效,美国财长贝森特却同步释放 "对华加征100%关税不一定要发生" 的信号,中方的反制措施为何能让美方态度松动?

港口停满货轮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港口停满货轮

这事得从美方先挑事说起,早在4月17日美国就搞了个301调查,说要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企业的船舶加收港口费,号称是 “维护美国产业安全”。这明摆着就是歧视,既违反了《中美海运协定》的平等原则,也踩了世贸组织的红线,说白了就是想靠单边打压遏制中国航运业。更过分的是10月10日特朗普突然又翻旧账,扬言要加征100% 关税,结果金融市场先慌了,标普500指数当天就跳水,这给美方敲了第一个警钟。

美方称要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企业的船舶加收港口费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美方称要从10月14日起对中国企业的船舶加收港口费

中方这次的反制可没跟着冲动,从美方宣布措施到我方出台政策,中间隔了178天,足够把各种后果算得明明白白。10月14日生效的特别港务费看着是收费,其实是精准打击的巧劲。收费对象卡得特别清楚,只针对美企拥有的、美资持股25% 以上运营的、挂美国旗的这五类船舶,第三方完全不受影响,从根上杜绝了钻空子的可能。收费标准更有讲究,从每净吨400元开始,之后三年逐步涨到1120元,既亮明了态度,又没把路堵死,留着谈判的余地。最妙的是还豁免了中国建造的美相关船舶和来修船的空船,既保了本国造船业的利益,又没彻底断了合作,这就是 “斗而不破” 的智慧。

美方态度松动,说白了是内外压力挤得没办法了。先看国内,美国太平洋商船协会早就算过账,每100万美元的进口能给美国贡献200万经济总量,还能撑12个就业岗位,而这些贸易大多靠航运周转。现在一艘大船动辄几万吨,按400元 / 净吨算,一次就要多花几十万成本,以后涨到1120元更扛不住。航运企业已经开始抱怨,想绕路去第三方港口中转,可绕路意味着油费高、时间长,最后成本反而更高,而且中方早堵死了漏洞,就算转了第三国,只要是美国背景的船照样收费。

中方出台对等反制政策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中方出台对等反制政策

更头疼的是依赖对华贸易的行业,美国农民本来就担心关税影响大豆出口,现在航运成本一涨,农产品滞销的风险更大了。中小船企更是直接面临生存压力,纷纷跑去游说政府松口。金融市场的反应更直接,10月11日美股大跌后,资本用脚投票,让特朗普政府不敢再随便喊加税。就连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・格里尔都急了,10月12日公开说对中方稀土新规 “意外”,想紧急通话还被中方拒接,这时候特朗普也赶紧改口说 “愿达成协议”,前后变脸快得离谱。

10月11日美股大跌后,资本用脚投票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10月11日美股大跌后,资本用脚投票

这背后更关键的是中方手里的硬筹码不止港口收费这一张。10月9日商务部刚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,不光管中国产的稀土,连境外含中国成分0.1% 以上的稀土物项都要许可证,稀土开采、冶炼技术也不准随便出口。要知道美国军方3/4的关键部件都依赖中国稀土,半导体产业也离不开稀土材料,这一下直接掐住了美方的要害。有美国企业老板就坦言,就算拿到设备,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也玩不转,想建自己的供应链根本不现实。

10月9日商务部刚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10月9日商务部刚升级了稀土出口管制

现在美国政府内部早就吵翻了,贝森特一边说关税可能取消,一边又嘴硬说 “中国举动有挑衅性”,这就是务实派和强硬派在打架 —— 务实派怕经济扛不住想谈,强硬派还想撑着威慑力稳住基本盘。但不管他们怎么吵,中方的立场摆得很清楚,反制是正当防御,不是主动挑事。从4月到10月,中方一直敞着沟通的门,是美方不珍惜才把局势搞僵。

美国财长“打圆场”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美国财长“打圆场”

说到底,10月14日的变化不是偶然,是中美经贸力量对比变了。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造船产业链,港口枢纽地位没人能替代,稀土更是卡脖子的关键资源,这些都不是美方靠单边打压能撼动的。贝森特的 “打圆场” 只是暂时的,根本矛盾没解决,博弈还得持续下去。但中方早就表明了态度,“不愿打、但也不怕打”,现在的反制与其说是对抗,不如说是用 “以斗促和” 的方式告诉美方:想谈可以,得拿出诚意,搞单边讹诈没用。
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
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